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5-21
抢劫罪的威胁是直接当着被害人的面发出的,而敲诈勒索行为的威胁可以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发出或第三者转达。
抢劫罪的威胁表现为扬言如不交出财物,就要当场实现所威胁的内容;而敲诈勒索行为的威胁一般表现为如不答应要求将在以后某个时间实现威胁的内容。
抢劫罪的威胁都是以杀害、伤害等侵害人身相威胁,而敲诈勒索行为的威胁内容则比较广泛,包括对人身的加害行为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
抢劫罪是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行为取得财物可以在当场,也可以在事后。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情形构成抢劫罪:
(一) 入户抢劫;
(二)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三) 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四) 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
(五)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
(六)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七) 持枪抢劫;
(八) 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敲诈勒索罪拘留期间只有律师可以会见。
(1) 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委托提供法律帮助或担任辩护人时,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前,需向看守所出具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出示授权委托书和律师执业证书。
(2) 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亲属代为聘请,或有关机关、单位转达聘请要求时,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前,需向看守所出具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出示律师执业证书,并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授权委托书上签字确认,经看守所查验并记录在案。
(3)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可以为1至2人。实习律师和律师助理持证可以在律师会见时,协助律师制作询问笔录。
(4) 律师会见涉嫌杀人、抢劫、聚众斗殴等暴力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女性时,会见人员应不少于2人,其中1人可以是实习律师或律师助理。
(5) 若律师需在节假日或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提前向律师事务所提交书面申请,并经看守所所属分管领导批准。
(6) 律师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通信,信件应按规定递交给案件承办部门,由案件承办部门移交给看守所转交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律师应制作信件的副本备案入卷。
(7)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应遵守看守所的规定,不得擅自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传递物品或信函,不得将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借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使用。看守所的规定应在醒目位置张贴。
(8) 看守所应提供方便,安排合适的会见室,对于需要实行戒护的会见对象,看管人员应注意戒护方式,尽量避免或减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谈话时的顾虑,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
(9) 看守所看管人员在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应严守职责,保障律师的人身安全,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跑、行凶或自杀等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