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让一定要告知债务人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务转让法律知识

债务转让一定要告知债务人吗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1-10-19

 
194852
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很多朋友都对债务债权相关的问题感到困惑。比如,债务转让一定要告知债务人吗?债务转让未尽告知义务构成欺诈吗?如果您对此感到困惑的话,那就看看下面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针对这一问题为您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吧。

债务转让一定要告知债务人吗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则》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债权的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各国民法对债权的转让是否须经债务人同意或通知债务人存在不同的主张。

一种是自由主义。德国民法典主张债权原则上可以自由转让,不以取得债务人同意或通知为必要要件。美国法实际也是承认合同权利的转让无须经过债务人的同意。

另一种是通知主义。法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主张债权转让以通知债务人或经债务人承诺为必要。

第三种是债务人同意主义。《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全部和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这种规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过于严格,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两种立法有所冲突。实践中如采用债务人同意主义不利于交易便利,如采用自由主义又不利于交易安全。

因此,合同法确定的通知主义既承认了债权转让是债权人的处分行为,为债权人的自由处分提供了便利和保护,又保护了债务人不因债权人将债权转让于他人而蒙受不测之损害。“因债务人向谁清偿债务于他并无多大关系。如果因转让而使债务人履行费用增加,则原债权人应当承担。”

债务转让未尽告知义务构成欺诈吗

民事活动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债务人在将自己的债务转让给第三人时,应当如实向债权人告知第三人的财产状况,根据被告知的情况,债权人有权同意或者拒绝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务转让转让行为。如果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虚假的第三方受让人信息,或故意隐瞒受让人真实情况,而导致债权人作出错误决定的,可构成欺诈。

《民法通则》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第六十八条指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延伸阅读
  1. 债权买受人面临的风险及债权拍卖交接
  2. 招投标合同的债权债务转移问题
  3. 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4. 债务债权转让的规定及程序
  5. 申请执行债权变现款的办法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及注意事项
  2.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3. 私人借款欠条有效期限的规定
  4. 夫妻间借款合同的效力及法律依据
  5. 借款欠条的有效写法及注意事项
  6. 债权转让与代位求偿的区别
  7. 如何追回借款,没有借条怎么办?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