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7-09
1、当事人(医护人员)应当详细记录医疗纠纷的事实经过,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和解答工作。
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应组织科内医护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讨论总结,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预防类似纠纷的制度,并向医务部上报该起纠纷的讨论意见。同时,科室主任也应向患者或家属作出相应的解释工作,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如果发生的医疗纠纷属于科内可以自行解决的,也要上报医务部备案。
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并提供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1、科室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应进行调查、了解和沟通,并组织科主任、当事人及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调解。如果无法调解,医务部应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2、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3、技术讨论会应有主持人负责宣布医疗技术讨论的程序和会议纪律。
4、科主任和当事人必须准时出席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在会上,当事人应认真、负责地陈述诊疗经过,科主任应公正、科学地陈述科内讨论意见。
5、会议应邀请专家进行讨论。
6、书面材料经医疗安全委员会和参加讨论的专家反复讨论、认证后,讨论结论应在会议后的30日内交与患方及科主任。
7、患方及科室责任人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时,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1、发生医疗纠纷的科主任及当事人必须在一周内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材料,并准时将材料交到医务部。医务部应将材料提交给医学会,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2、根据鉴定结论,与患者协商解决。
3、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医务部应准备相关向法庭提交的材料,并聘请律师准备陈述及答辩。医务部专职干事及发生纠纷科室科主任应出庭。
2、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
3、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应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4、医院应制定相关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