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7
上诉人(一审原告):温xx,男,197x年x月xx日出生,户籍地:xx,常居地:湖南xx公司身份证号码:xxx联系电话:xxx系死者温xx之父。
上诉人(一审原告):刘xx,女,197x年x月xx日出生,户籍地:xxx,常居地:湖南xx公司身份证号码:xxx,系死者温xx之母。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xx县xxx镇卫生院
法定代表人:xx院长。
撤销xx县人民法院(2008)望民初字第261号民事判决,依法改判,支持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一、一审判决认为:“受害人是婴儿,系农业人口。虽然父母在城镇打工,受害人不存在工资收入来源和经常居住地等综合因素,所以原告要求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损失没有法律依据。”上诉人认为,一审判决的此观点是错误的。上诉人在本案中所诉求的死亡赔偿金应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应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有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也解释了这一规定。一审判决已确认上诉人的城镇居住和工作情况,因此,死亡赔偿金应按城镇居民收入标准计算。
二、一审判决认为:“关于精神抚慰金的计算,因被告在本损害事实中,不存在故意也没有恶劣情节,只是疏忽大意,且死者的自身原因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且仅判决赔偿精神抚慰金5000元。上诉人认为此判决有违法律、规定,对上诉人有失公平、公正。
上诉人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金额是根据《处理条例》第五十条(十一)的规定,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及《2007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为依据计算的。一审法院既未按照相关标准计算精神抚慰金,也未要求上诉人提供证据支持其农村居民标准计算损失额的主张。
三、xx县人民法院(2008)望民初字第261号民事判决属明显的“地方保护”。上诉人是xx省人,(2008)望民初字第261号民事判决的地域特定性使人怀疑其是否存在“地方保护”。
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的规定,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可以按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一审法院既未按照《2007年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所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损失额,也未要求上诉人提交《2007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为证据。
综上,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以维护上诉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xxx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