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如何界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程序法律知识

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如何界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13

 
187987
在现代国家,随着行政任务范围的扩张与种类的增多,传统的科层制行政组织形态的局限日益凸显,“分散化”与“去官僚化”成为行政组织改革的重点内容,在传统的科层组织之外出现了众多其他类型的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如独立的局署、公法人、私法组织甚至私人。

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的概念

“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或称“类行政组织”,是指那些具有公共管理职能、能够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非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的理论概括。

中国对行政主体或行政组织的理解

在中国,对“行政事务管理”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解不尽一致,对行政主体或行政组织的概念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传统的中国行政法观念认为,行政事务的管理职能仅属于国家所有,即“公共行政”仅限于“国家行政”,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是唯一的行政组织。换句话说,按照传统行政法的理解,行政组织主要指的是由国家设定、依法从事国家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

西方国家对公共行政的理解

然而,在许多西方国家,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指政府的公共行政,还包括社会的公共行政,也被称为“直接的国家行政”和“间接的国家行政”。政府的公共行政(或直接的国家行政)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管理公共事务;社会的公共行政(或间接的国家行政)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对一定范围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因此,行政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

以英国为例,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还存在着公法人等行政主体。此外,还有非部门公共机构,它们虽然不是政府或政府部门的一部分,但由政府部门设立或资助,履行中央政府部门的某些职能。

在德国,“行政组织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各个行政单位的交织体几乎无法看清,众多的环节、机关、部局以及机构几乎也难以辨别。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首先不是德国行政组织的多层次垂直建制,而是以下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除了国家直接管理的领域外,还有广泛的间接管理领域”。换句话说,联邦和邦并不是国家行政的惟一主体,与它们同时分担管理任务的还有所谓“间接的国家行政机构”,其一是公法法人,其二是乡及乡镇联合。

日本传统的行政主体除了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还包括公共组合、独立行政法人、特殊法人、营造物法人等“其他行政体”。根据新的变化,日本学者一般将宪法上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法人以外、在制定法上被作为承担行政任务的组织而定位的主体,称为“特别行政主体”。

中国的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

在中国,有一些非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的事业、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成立时就依法或因历史等原因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有些事业、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立后,由法律、法规赋予或由行政机关委托其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能。这些社会组织被称为“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或“类行政组织”。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一些原先由政府或政府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包括行业性、专业性事务,逐步转移或还给某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甚至私人组织管理或参与管理,这些单位或组织也承担着重要的行政任务。

延伸阅读
  1.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2.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3. 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
  4. 环保局侵权赔偿的法律规定
  5. 行政监督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与监督执法的区别

行政复议法热门知识

  1. 国务院组成人员构成
  2. 行政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及适用范围
  3. 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应承担的义务
  4. 行政复议决定的强制执行程序
  5. 国家行政机关的定义和职能
  6. 劳动局处罚行政复议时限
  7. 税务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
行政复议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