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的时效和申请要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律知识

国家赔偿的时效和申请要求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6-16

 
386654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对于大家来说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那么大家都知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是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但如果是国家等侵犯到人们权益,对此我们也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国家赔偿应当知道是什么意思。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提出国家赔偿请求的时效为两年。计算起始日期是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但是,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如果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

如果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导致无法行使请求权,时效会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赔偿请求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

关于“应当知道”的概念,在各种法律条款中都有类似的表述。简单来说,被侵权的人已经知道或者可以推定知道(尽管他声称不知道,但有各种证据表明他已经知道)侵权行为的情况。

国家赔偿的赔偿金额

国家赔偿的金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1.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金额

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额

(1) 造成身体伤害的赔偿金额: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每日减少的收入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2)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金额: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需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3) 造成死亡的赔偿金额:应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国家赔偿的主体

国家赔偿的主体是指因行使行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也称为赔偿义务机关。具体规定如下:

1.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合法权益的情况

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2.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合法权益的情况

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3.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合法权益的情况

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4. 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情况

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没有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则由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

5. 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情况

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是,如果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了损害,复议机关需要承担加重部分的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不承担责任的情形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1. 因申请人申请保全有错误造成损害。

2. 因申请人提供的执行标的物有错误造成损害。

3.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4. 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

5. 被保全人、被执行人,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员违法动用、隐匿、毁损、转移、变卖人民法院已经保全的财产。

6. 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害后果。

7. 依法不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

国家赔偿对丧失劳动力的赔偿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项的规定,对于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应当支付医疗费和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金额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金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金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此外,对于丧失全部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对于被扶养的无劳动能力人,生活费支付至受害人18周岁止;对于其他无劳动能力人,生活费支付至其死亡时止。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是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就应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如下:

1.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金额: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额:

- 造成身体伤害的赔偿金额:应支付医疗费和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赔偿。每日减少的收入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 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金额:应支付医疗费和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 造成死亡的赔偿金额:应支付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支付生活费。

延伸阅读
  1. 刑事强制措施复议的申请途径
  2. 警察错误采取强制措施是否有赔偿权
  3.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
  4.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5. 当事人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的救济措施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2. 赔偿义务机关的分类
  3.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4.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
  6.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