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赔偿请求人的赔偿请求时效为两年。计算起始时间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需要注意的是,在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赔偿请求时效之内。
如果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导致赔偿请求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时效将被中止。一旦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赔偿请求时效将继续计算。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的两个月内给予赔偿。如果赔偿义务机关逾期未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后的三十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作出决定。如果赔偿请求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后的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如果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后的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为了进一步完善保障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本次修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规定。一些贫困县在财政预算中未列入国家赔偿费用,这是一个主要问题。此外,根据之前的管理办法,赔偿经费需要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垫付,然后由国家财政进行支付。然而,随着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推进,实际上已经没有资金供国家机关进行垫付,这对赔偿费用的支付产生了影响。
本次修改规定了国家赔偿的费用必须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对支付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凭借相关法律文书,如赔偿决定书、调解书,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赔偿义务机关必须在七日内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则要在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这样一来,赔偿费用的管理和支付得到了更加完善。通过这一系列修改,我们相信能够解决国家赔偿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推动国家赔偿事业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