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10万以上判几年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06
随着近年反腐倡廉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贪污行为被曝光,受到相应的处罚。贪污罪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熟知。那么,受贿10万以上判几年?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贪污罪的刑罚规定及认定
一、贪污数额判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贪污罪的刑罚,根据贪污数额的大小和犯罪情节的轻重来进行判定。1. 贪污数额在10万以上不满20万元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 贪污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 贪污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4. 贪污数额在1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并具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5. 如果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
二、贪污罪的认定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同时,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也构成贪污罪。与上述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1. 客体要件: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主要是侵犯了职务的廉洁性。2. 客观要件: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这是贪污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的重要区别。3. 主体要件: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同时,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一般公民与上述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4. 主观要件:贪污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过失不构成贪污罪。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利用职务之便所实施的行为会发生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贪污罪不以特定的犯罪动机为其主观方面的必备要素,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了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均可构成贪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