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2-28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期间的合同需要继续履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1. 若合同是因为重大误解或在订立时显失公平而订立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变更或撤销。
2. 若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变更或撤销。
需要注意的是,一方请求变更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若能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可以中止履行:
1.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 丧失商业信誉;
4. 其他可能导致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
若没有确切证据支持中止履行,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依照上述规定中止履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若对方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应恢复履行。若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进行合同变更。若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