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要加以惩罚?看看民法典草案中如何规定!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3-02
近一段时间以来,“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事件频发,“头顶上的安全”引发社会关注。那么,民法典草案中有提到高空坠物要加以惩罚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民法典草案对高空坠物的惩罚规定
草案三审稿的完善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对高空抛物坠物的规则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草案明确规定,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对于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适用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的规定。
草案二审稿的规定
此前,草案二审稿吸收了现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实行“连坐”担责。明确规定,如果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各方建议的进一步明确责任
一些常委委员、地方、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提出,为了保护公众安全,建议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观点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过研究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高空抛物坠物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对于造成损害后果的情况,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调查,对责任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还需要明确建筑物管理人、施工者、作业者的责任,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共同发力。
司法解释中关于高空坠物的规定
《民法通则》的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适用于高楼坠物伤害案件
高楼坠物伤害案件适用上述条款,属于特殊侵权的民事纠纷案件。责任人是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此应将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列为被告。在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明确的情况下,解决此类案件是较为简单的,不会引发争议。然而,如果无法确定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适用上述条款就会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