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18
对于定金与违约金能否并用的问题,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同时约定了违约金和定金条款,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但不能同时适用两者,只能选择其中一项。如果违约金无法弥补损失,可以要求增加违约金的数额;如果定金无法弥补损失,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违约金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由于对这两种性质的看法存在差异,产生了几个观点流派: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应该取消惩罚性违约金,使违约金仅保留补偿性质,即仅保留补偿性违约金;另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应该在规定补偿性违约金的同时,承认惩罚性违约金,即以补偿性违约金为主,以惩罚性违约金为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以惩罚性违约金为主,以补偿性违约金为辅;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同时承认违约金的两种性质,且以赔偿性为原则,以惩罚性为例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同时强调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并直接规定了较多的法定违约金。现行合同法不再强调法定违约金,全文中没有直接规定法定违约金。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违约金强调惩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违约金强调补偿性,并限制惩罚性。
由于理论界对违约金补偿性和惩罚性两种性质的不同看法,导致了判断违约金具有赔偿性还是惩罚性的标准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当违约金数额低于实际损失时,该违约金仅具有赔偿性而不具备惩罚性;而当没有实际损失或实际损失低于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时,违约金就体现出惩罚性(即违约金同时具有赔偿和惩罚的双重性质)。这种观点长期以来主导了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几乎成为审判实践的处理原则。然而,这种观点缺乏事实基础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