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0-26
违约金是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直接规定,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其他给付的费用。约定违约金是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而预先确定的,在违约后生效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侧重于违约金的补偿性,并且有限制地承认违约金的惩罚性。根据法律规定,违约金的支付数额应根据违约情况确定,即违约金的约定应当考虑到另一方违约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原来的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数额。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增加,以使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大体相当。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明确了我国对约定违约金高低的立法本意是以弥补损失为基准或平衡点,承认违约金并非等于损失,但不得过分高于损失。同时,该规定中的“适当减少”表明违约金不仅要赔偿损失,还应具有一定的惩罚性。然而,《合同法》并没有提供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来确定何种情形下视为“过分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