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机关复审期间是否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法律知识

监察机关复审期间是否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02-09

 
17489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察机关发现被监察人员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进行调查取证的,而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审的,那么监察机关复审期间会不会停止原决定的执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监察机关复审期间是否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察机关复审期间是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的,复核机关经审查,认定处理决定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复审机关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若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可以在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复核机关应当在二个月内作出复核决定。在复审和复核期间,原处理决定的执行不会停止。如果复核机关经审查后认定处理决定存在错误,原处理机关应当立即进行纠正。

制定监察法意义

制定监察法具有以下意义:

1、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

制定监察法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有关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一项重大举措。

2、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的必然要求。

制定监察法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这是一个必然要求。

3、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实践经验,为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的现实需要。

制定监察法是为了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实践经验,为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这是现实需要。

4、坚持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监察道路的创制之举。

制定监察法是为了坚持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监察道路,这是一项创制之举。

通过立法方式保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将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不断提高党和国家的监督效能。

5、加强宪法实施,丰富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制定监察法是为了加强宪法实施,丰富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项战略举措。

延伸阅读
  1. 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及合理性
  2. 人被监察委留置的严重性
  3. 延长留置措施办理程序
  4. 检察院沟通期间对案件侦查的影响
  5. 如何投诉电台虚假广告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2.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
  3.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4.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
  5.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
  6. 什么是强制执行
  7. 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