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4-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若存在以下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一)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二)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
(三)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四)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若用人单位的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来确定,但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上述规定中的月工资是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