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劳动保障法规的处理时限可以延长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法律知识

违反劳动保障法规的处理时限可以延长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3-19

 
17355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举报立案后,要对案件进行调查,确实有违法行为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那么违反劳动保障法规的处理时限可不可以延长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违反劳动保障法规的处理时限是否可延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然而,如果情况复杂,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然而,对于情况复杂的案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有哪些?

劳动保障监察涵盖以下内容:

1.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举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关于实施若干规定》等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2. 举报的方式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接受措施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设立举报接待室,并指定专人负责接收举报。

3. 举报的形式

举报可以采取口述举报、电话举报、信函举报等形式。

4. 举报案件的受理和处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五日内受理符合规定的举报案件。对于不符合规定受理范围的举报,应告知举报人向有处理权的机关反映。对于举报人信函举报的案件,应将信函转交有处理权的机关处理。

5. 举报案件的结案时限

符合立案条件的举报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60日内结案。然而,情节特别复杂的案件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90日。

6. 举报人的权益保护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监察员有责任保护举报人的权益,并对举报人的身份进行保密。

延伸阅读
  1. 个人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吗
  2.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3. 可以同时申请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投诉吗
  4. 劳动监察部门有执法权吗
  5. 劳动监察会罚款吗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2.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起点在不同情况下的区别
  3. 童工问题:15岁打工是否算童工?
  4. 导读
  5.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6.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7. 散装食品索赔难点解析:标识不全问题较为普遍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