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与损害赔偿金能否并用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5
众所周知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替代物作为担保来确保合同的执行具有现实基础,如果不执行合同就将其赔付给另一方。因为其担保合同履行,所以属于债权的性质同时属于违约赔偿金,那么定金能与损害赔偿金一样吗?可以同时用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的适用问题
定金的法律规定
根据《担保法》第八十九条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如果债务人履行了债务,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他就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他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既是一种担保方式,又是一种违约责任形式。只有当给付定金方或者接受定金方发生违约行为时,才会适用定金的罚则。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的差异
与损害赔偿金相比,定金具有一定的惩罚性。而且,定金的适用并不以实际发生的损害为前提,定金责任的承担不能替代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违约方因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并以赔偿当事人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则。因此,定金是一种独立于损害赔偿的责任形式,两者是可以同时适用的。
定金、损害赔偿金和违约金的关系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在违约时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可以看出,约定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都是以补偿性为基本功能的,二者可以有条件地同时适用。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时,才可以请求减少违约金。至于何为“过高”,需要在具体个案中进行分析确定。如果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当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的条款。即二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然而,在定金与损害赔偿金的适用上,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从理论上来看,两者可以同时适用是符合《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的,因为定金和损害赔偿金是相互独立的责任形式。从司法实践来看,已有很多案例支持了这种观点。然而,我认为在并用时应该有一定的限制。当约定的定金双倍返还不足以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时,受害人可以要求适用定金并要求赔偿损失。因为赔偿损失主要是一种补偿性质的,当事人因为取得定金会减轻自己的损失,所以在适用时要求总额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金额,以避免不法行为的发生。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如果没有损失或者损失小于适用定金所得款时,受害方可以要求适用定金。2. 如果损失大于适用定金所得款时,受害方可以要求并用定金和损害赔偿金,但赔偿总额不能超过损失的金额。3. 如果仅要求赔偿损失,与并用效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