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在争议期间是否正常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合同在争议期间是否正常执行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7-21

 
168463
合同双方就相关的内容产生了争议,一方因为有争议的关系,拒绝继续履行合同,反而还停止履行合同。另一方知道了后,认为对方不应该要停止执行该合同,而应该要继续执行,合同在争议期间是否正常执行?看看手心律师网对此介绍。

一、合同在争议期间是否正常执行(《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在争议期间如果法院未裁定合同无效的,当事人还需要履行合同,而被人民法院裁定合同无效后,就不需要履行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二、怎么仲裁解决合同争议

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争议是常用的一种方式。

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争议的,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仲裁期限。当事人一定要抓住时机,在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有效期限内,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因错过时机而丧失自己申请仲裁的权利。

2、仲裁机关及管辖。根据合同仲裁条例的规定,合同仲裁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合同仲裁委员会。案件管辖原则是,一般由合同履行地或合同签订地的仲裁机关管辖。因此,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3、仲裁效力。通过仲裁机关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认真遵守。如果调解不成,仲裁机关最后作出的仲裁裁决便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守,否则,法院则要强制执行。

三、最新资讯(《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
  2. 如何确定隐名股东身份
  3.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4. 没有拆迁协议可以维权吗
  5. 仲裁法对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防盗门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2. 电池采购合同范本
  3.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完整版)
  4. 舞台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