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14
商事仲裁的起点在于仲裁协议,国际商事仲裁也不例外。根据实践经验,当事人(主要是败诉方)最有效地颠覆裁决的方式之一就是指控仲裁无协议或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可以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签订,可以在合同中明示,也可以在合同之外签订专门协议。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并明确约定解决争议的仲裁机构的名称。如果仲裁协议中没有约定仲裁机构或约定不明确,且在争议发生后双方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法院可以裁定仲裁协议无效。
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对仲裁机构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可以选择双方当事人所在国的仲裁机构,也可以选择双方当事人之外其他国家的仲裁机构。为了防止一方当事人在选择仲裁机构时不公正地获利,通常当事人会选择双方所在国之外的国家的仲裁机构来解决争议。在选择仲裁机构时,必须仔细研究该国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化、习俗等背景情况。因为任何国家的仲裁机构在解决他人争议时都受所在国法律约束,也会受到该国宗教、文化、习俗的影响。此外,还应考虑该第三国是否为《纽约公约》成员国,是否签署了多边或双边协议,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裁决的结果,还影响裁决的执行和撤销。当存在特定争议的情况时,例如某些国家禁止生产和销售烈性白酒,应避免在这些国家申请与白酒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