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9-23
根据抵押制度的要求,作为抵押物的财产必须是能够转让的财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担保的目的。如果所抵押的财产是法律规定不能转让的,即使设定抵押权的其他条件已经具备,这种抵押也是无效的民事行为,没有法律的拘束力。
抵押物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允许进行转让。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财产才能作为抵押物,否则抵押行为将无效。
抵押物的价值应与所担保的债权金额相等,确保债权人在债务人违约时能够通过处置抵押物获得相应的债权金额。
抵押物应具备便于管理和实施的特点,通常是指不动产,也可以包括生产设备、日用生活品、交通运输工具等有价值的动产。
民法通则第89条对抵押作了规定,但对哪些财产可以抵押没有具体规定,实践中出现了以无权处分的财产或者以权属有争议的财产抵押的情况,从而导致抵押权难以实现。担保法总结实践经验,依照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了可以抵押的财产。该法第34条规定: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二、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四、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
担保法规定的可以抵押的财产主要是不动产,虽然在第二项规定了“其他财产”可以抵押,但没有明确可以抵押的动产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