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子一般什么时候出结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案子一般什么时候出结果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2-26

 
133101

行政案件的属性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具有行政争议的全部属性,同时增加了一项程序,即由国家审判机关立案的程序。行政案件的属性对于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和行政诉讼程序具有重要影响。

行政案件的属性决定了行政管理相对人是否享有诉权,国家审判机关是否有审判权。因此,正确理解行政案件的属性以及判定某一特定行政争议是否能立案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

行政诉讼的基本条件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 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这四个基本条件是人民法院审查起诉和受理案件的基本依据。人民法院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予以受理,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案件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从而判定行政案件是否成立。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机制,各有所长,不能互相取代。以下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1. 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
  2. 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适用行政复议法。
  3. 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
  4. 审查强度不同:法院只能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而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5. 受理和审查范围不同: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广于行政诉讼。

因此,现代国家通常同时设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具体的制度设计可以将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者由当事人选择救济途径,或者在当事人选择复议救济途径之后,仍允许其提起行政诉讼。

延伸阅读
  1. 传唤要带手铐吗
  2.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3. 律师费和诉讼费的计算方法
  4.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5. 再审的条件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2.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3.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4.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5.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6.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7. 案情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