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有什么本质特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不作为有什么本质特征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13

 
132815

行政不作为的本质特征是违法不履行行政作为义务

律师解答

行政不作为的客观方面可以被定义为“不履行法定职责”。然而,这种定义并不科学、准确,也不周延。为了更准确地界定行政不作为这一法律概念,我认为使用“行政作为义务”更合适。在界定行政不作为时,使用“行政作为义务”的提法比“法定职责”更准确。

相关法律知识

首先,“行政作为义务”不仅包括行政主体的“法定职责”,还包括行政主体的“法定职权”。根据“行政法治原则”,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应当依法设定并依法行使。行政主体的职权实质上就是职责,职权和职责是统一的,是维护和分配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也是履行行政职责的过程,行政职责随着行政职权的行使而产生、变更和消灭。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都隐含着行政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只是行政职权间接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转化或派生的作为义务,需要结合行政职权的具体内容才能确定。因此,在界定行政不作为时,不能简单地将其客观方面定义为行政主体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否则会失去法律性,而且忽略了行政职权的规定,无法准确揭示行政不作为的本质特征。

其次,从逻辑上理解,“法定职责”可以区分为“作为”的法定职责和“不作为”的法定职责。行政不作为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行政主体对于“作为”的法定职责(包括职权)的违反。如果将行政不作为简单定义为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职责,就会导致像越权等行政主体不履行消极义务的行为也被归入不作为之列。因此,将行政不作为的客观方面界定为“不履行法定职责”,而不区分“作为的法定职责”和“不作为的法定职责”,会扩大行政不作为中的“行政义务”从“作为义务”到“不作为义务”的错误倾向。事实上,只有在行政主体不履行行政作为义务的情况下,其不作为才可能构成违法。若行政主体本就负有不作为义务,如不得干预企业自主经营,则其不作为显然并不违法。

第三,行政主体的职责可以区分为“实体上”的职责和“程序上”的职责。因此,“不履行法定职责”应该既包括行政主体不履行程序职责的行为,也包括行政主体不履行实体职责的行为。行政不作为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行政主体对于程序职责(包括职权)的违反。将行政不作为的客观方面界定为“不履行法定职责”,而不对行政主体的“程序职责”和“实体职责”进行区分,会模糊行政不作为的界限。

延伸阅读
  1. 国有土地房屋拆迁申请行政裁决的法律依据
  2.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3. 行政诉讼管辖的特征及其法律术语解析
  4. 家庭暴力的定义和特征
  5.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2.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共同地域管辖有哪些情况?
  3.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7.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