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给付诉讼请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实施法律知识

行政给付诉讼请求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26

 
128983

行政给付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行政给付的定义和内容

行政给付,又称行政物质帮助,是指行政机关在公民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根据法律和法规规定,给予公民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给付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上的权益和与物质有关的权益。行政给付的形式包括安置、补助、抚恤、优待、救灾扶贫、低保和社保。

行政行为的内容分类

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行政行为对相对方在权利和义务上产生的具体影响,即对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某种具体处理和决定。根据行政行为对相对方权利和义务产生的影响及其引起的法律效果的不同,行政行为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变更法律地位、确认法律事实和法律地位。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以不特定的人和事为调整对象,能反复适用且对相对人权利产生间接性的影响。抽象行政行为的产生接近于立法程序,一般需要征求意见和公布程序。

具体行政行为以特定的人和事为调整对象,仅对本次事项的处理具有效力,不能反复适用且对相对人的权利和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程序上,具体行政行为强调调查程序和听证程序。

行政行为的分类

根据法律规定的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不同,行政行为可以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形式、程序、方法等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仅规定行政行为的范围、条件、幅度和种类,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适用法律而做出的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是否需要相对人的申请,行政行为可以分为应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应申请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以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条件,行使行政权力而作出的行政行为。依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主动行使行政权力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来分类,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具备某种方式或形式才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不要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没有明确行政行为的具体形式,行政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作出各种形式的行政行为。

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可撤销的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行为没有撤销前,行政相对人不可以自行决定不履行给行为设定的义务,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与无效行政行为和可撤销行政行为的区别在于,无效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本身存在法律上的瑕疵,不具备法律效力;可撤销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行政机关撤销。

行政行为的从属性

行政行为的从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有法律依据。
  2. 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实施。
  3. 任何违法、越权的行为都是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

行政合同的终止情形

行政合同的终止情形包括:

  1. 合同履行完毕或合同期限届满。
  2. 双方当事人同意解除。
  3.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政策规定或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单方面解除合同。
  4.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已不可能。
  5. 行政机关因相对方的过错宣布解除合同。
  6. 因行政机关有严重过错,法院可以根据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判决解除合同。

行政合同中,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的行政优益权,包括对行政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指挥、单方面变更和解除的权利。

行政合同相对人享有取得报酬和优惠、不可预见的困难补偿请求权、损失补偿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

重复处理行为

重复处理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原已存在的行政行为为基础,并为实现或加强原行政行为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再次实施的行为。

重复处理行为的特点包括:

  1. 以原有的行政行为为基础。
  2. 一般是基于行政相对人对原有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复议、申诉,或基于相对人对原有行政处罚不自觉履行。
  3. 目的在于实现或加强既存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能创设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

妨害行政诉讼行为包括:

  1. 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托、拒绝或妨碍执行的。
  2. 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
  3. 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
  4.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
  5. 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扰乱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6. 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执行人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打击报复的。

以上是对行政给付的法律专业术语进行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疑问,欢迎咨询。

延伸阅读
  1. 行政不作为的处理方式
  2. 自家房屋被纳入征收范围,可以拒绝拆迁吗
  3. 行政复议后的行政赔偿程序
  4.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5. 受害者请求国家赔偿由哪个司法机关受理?

行政许可法热门知识

  1. 餐饮特许经营协议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法律意义和申报要求
  3. 行政监督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与监督执法的区别
  4. 密度板冒充纯实木家具出售的法律责任
  5.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基本条件
  6. 个人未考试从事保安服务的处罚
  7. 饭店里若制售凉菜需要办什么证件
行政许可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