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证据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法律知识

间接证据是什么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119981
如果发生了纠纷或者争议,无法通过调解解决,就要进行诉讼。在诉讼案件中,通常当事人是需要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证据分为间接和直接。那么间接证据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间接证据是什么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有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查明主要事实。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一起案件中的证据有很多,所谓间接证据,就是指本身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需要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有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查明主要事实。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关联性,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同时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

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

一、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其外形属性等特征是否与案件事实有联系,看有无假冒和伪造的情况。

二、证人的品质,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及其他客观条件,看是否出于不良动机或受其他影响,使提供的证言失实。

三、鉴定材料是否可靠,鉴定人是否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资格,看鉴定结论是否准确可信。

对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应把握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综合审查证据,正确排除矛盾。二是推断要符合逻辑和情理。   在理解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分类标准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分类的范围内只涉及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2、所谓案件主要事实的两个方面,是指肯定意义上的直接证据而言。而否定性直接证据则不然,只要能据以否定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直接证据。

3、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都可以是原始证据或是传来证据,其划分同证据是否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无关。

间接证据的主要特点是不能独自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因此,任何间接证据都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且,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关联方式往往是间接的,用于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必须经过逻辑推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完全依靠间接证据判明案件真相。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被告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陈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延伸阅读
  1.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定义和区分
  2.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3. 自侦案件中间接证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4. 刑事证据的分类与审查
  5. 刑事证据的分类及其意义

刑事证据热门知识

  1.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
  2. 刑讯逼供行为引发的法律责任
  3.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
  4. 公安局行政处罚能否消除?
  5. 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法律要求与注意事项
  6. 刑诉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
  7. 尸体登报后几日内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