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作人员叛逃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法律知识

国家工作人员叛逃罪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0-05-25

 
113571
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所以他人更应该遵纪守法。然而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却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职守、叛逃,就会构成犯罪。那么国家工作人员叛逃罪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工作人员叛逃罪

国家工作人员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的行为。

叛逃罪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各类出国人员日益增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这对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内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对外交往活动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给我国国家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特别是对那些叛逃后,一时尚未发现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者一时没有公开投靠境外机构、组织的国家工作人员,给我国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造成重大危害。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是指在境内实施背叛国家、逃往境外或者在境外实施背叛国家的出逃行为。具体表现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内或者境外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而且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

最后,叛逃行为必须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故单纯逃往境外或不回到境内等并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成立本罪。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军人叛逃的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从中国国情以及犯罪的实际情况考虑,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应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条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本罪主体,第2款中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既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叛逃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延伸阅读
  1. 叛逃罪的判定标准是怎么样
  2. 叛逃罪的最高刑是怎么样的
  3. 叛逃罪追诉时效
  4. 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有哪些区别
  5. 区分背叛国家罪与叛逃罪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3.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4.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5.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6. 招摇撞骗罪的怎么量刑
  7. 寻衅滋事罪是多少条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