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和劣药的定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法律知识

假药和劣药的定义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0-05-25

 
105934
药品诗人经常接触的一个东西,我们生病了都会吃药,如果严重了一点就会去医院打针,而注射的也算是药。如果摄入人体的是假药或者劣药就会对人体有很严重的伤害,那么假药和劣药的定义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知识。

假药不是药,吃了可能没害可能有害。比如,感冒冲剂,假药是用白砂糖兑色素,对人体没害。

劣药是有药的功能,但是成分上可能不合格,对人体有害。

我们可以根据《药品管理法》的下列规定进行区分:

第四十八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第四十九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刑法上假药、劣药的相关知识: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明知是假药、劣药而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或者为出售而购买、储存的行为,构成销售假药罪或销售劣药罪。

以下行为定非法经营罪:

(1)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未取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药品,情节严重的。(未取得许可证经营药品)

(2)以提供给他人生产、销售药品为目的,违反国家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药用要求的非药品原料、辅料,情节严重的。(非法生产非药品原料、辅料)

实施上述行为,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明知他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而为其提供任何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实施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1. 夫妻财产分割问题:如何确定配偶存款的分割
  2. 商号的质押问题
  3. 合同定义与合同项目
  4. 合作协议
  5. 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法律分析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被投诉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
  2.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3.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4. 购买了缺陷产品的赔偿途径
  5. 恶意赔偿请求的合理范围及处理方法
  6. 案情简介
  7. 卖家虚假宣传能要求退一赔三吗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