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分哪些类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其它消费争议法律知识

消费者分哪些类型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0-05-25

 
105586
所谓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由国家专门法律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人。那它分为什么类型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和总结了以下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消费者分哪些类型

从消费者购买态度与要求区分

1、习惯型

指消费者往往忠于一种或几种品牌,对这些产品十分熟悉,信任、注意力稳定,体验深刻,形成习惯。购买时不假思索,不必经过挑选和比较,行动迅速,时间短,容易促成重复购买。比如,一些“烟龄”较长的中、老年吸烟者,他们固定购买吸食某一个或几个品牌的卷烟,就是因为他们吸食该品牌的感觉良好或认为该品牌的质量稳定。

2、理智型

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判别商品,对商品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和衡量才做出决定,在购买过程中,主观性较强,不愿意外人介入。

3、经济型

指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多从经济角度考虑,对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例如,有的农村中老年吸烟者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加之长期养成节俭习惯,倾向于低价卷烟品牌,且对这些品牌的价格很敏感。

4、冲动型

指消费者个性心理反应敏捷,客观刺激物容易引起心理的指向性,其心理反应与心理过程的速度也较快,这种个性因素反映到购买的实施时便呈冲动型。此类行为易受商品、外观质量和广告宣传的影响,以直观感觉为主,新产品、时尚产品对其吸引力较大。

5、感情型

这种购买行为兴奋性较强,情感体验深刻,想像力与联想力特别丰富,因此,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感情的影响,也容易受销售宣传的诱导,往往以商品品质是否符合其感情的需要来确定是否购买。

6、疑虑型

这种购买行为具有内倾性的心理因素,持这种购买行为的消费者善于观察细小事物,行动谨慎、迟缓,体验深而疑心大;选购商品从不冒失仓促地做出决定;听取商品介绍和检查商品时,往往小心谨慎和疑虑重重;挑选商品时动作迟缓,费时较多,还可能因犹豫不决而中断;购买时常常“三思而后行”,购买后还会疑心是否上当受骗。

7、不定型

这种购买行为常常发生于新购买者。他们缺乏购买经验,购买心理不稳定,往往是随意购买或奉命购买;在选购商品时大多没有主见,表现出不知所措的言行。持这类购买行为的消费者,一般都渴望能得到商品介绍的帮助,并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延伸阅读
  1. 消费维权协商和解的法律方法
  2. 举证材料的种类和要求
  3. 知识产权专利和商标权有哪些区别?
  4. 离婚怎么申请查对方个人财产
  5.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及患者权益保护

消费争议热门知识

  1.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
  2.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的程序和职权
  3. 消费者产品责任诉讼的证据要求
  4.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联系地址
  5. 消费者维权途径及注意事项
  6.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
  7.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消费争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