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的维权建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法律知识

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的维权建议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1-21

 
104520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拉动内需是有很大帮助的,而消费者维权的途径有很多,那么22家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维权建议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22家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消费者的维权建议

针对预付费消费领域所存在的服务承诺不兑现、交款容易退款难、商家倒闭携款外逃等诸多风险,在召开的城市消费维权杭州论坛上,北京、香港、杭州等21个城市的消协(消委会、消保委)及中国消费者报社共22家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消费警示:预付消费有风险,思量清楚再付钱。

消费者遭“会员卡”绑定惹麻烦

近年来,很多行业纷纷推出“预付费式”消费方式,以办理“会员卡”、“贵宾卡”等方式,推出了各种美容卡、健身卡、洗衣卡、洗车卡等预付费式消费卡。然而,许多消费者在被“贵宾卡”、“会员卡”绑定之后,也招来了诸多烦恼,被侵权的事情时有发生。

温女士在一家健身俱乐部花1500元买了一张一年期的健身卡,3个月后,因为一直挤不出健身时间,便向俱乐部提出退卡,要求退还1000元,遭到拒绝,理由是售出的会员卡概不退款。马先生要求退掉洗车卡的原因是洗车排队等待时间总是太长,他去年花1000元办的洗车卡可洗车100次,平均每次10元,洗车店最后倒是同意退钱了,但要按照以前每次洗车30元的标准扣掉此前的洗车费用。李小姐最倒霉,她办的2000元的美容美发卡,不久前去消费时,发现该美容美发店已关门大吉,人去楼空。

预付式消费存在诸多风险

日前,22家城市消费维权单位指出,从近年来的消费者投诉情况看,由于一些商家信誉度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体系未建立和消费者风险意识不强等原因,预付式消费存在诸多消费风险。

一是服务承诺兑现差。商家通常以高额折扣优惠或免费体验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预付费式消费卡后,才发现服务不尽如人意。

二是交款容易退款难。消费者一旦被忽悠交了钱,就不由得自己说了算,服务的好与坏,你都得忍着,“贵宾卡”卡面上普遍印有的“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的霸王条款往往使消费者陷于叫苦不迭的境地。

三是商家易主,或破产倒闭,突然蒸发;甚至一些不法经营者借办卡之名敛财诈骗、携款外逃,这种风险往往使消费者的预付费打了水漂,且投诉无主。

四是预付金额、消费情况、所剩余额等资料信息只存在商家的电脑或本子里,一旦发生消费争议,不完全掌握消费凭证、资料的消费者只能任由商家说啥是啥了。

五是权益受损举证难。大多预付式消费不签订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多采取口头形式,缺乏详细、明确的书面约定。会员卡上过于简单的格式条款,多是一些“本卡最终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之类的显失公平合理的条款。这些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乃至规避了商家所应承担的责任。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因为没有详细明确的约定,消费者往往处于“空口无凭”的尴尬地位。

预付式消费要思量清楚再付钱

为此,22家城市消费维权单位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到以下五项注意:

一是要多做比较。尽量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不轻信广告和商家的口头承诺,不受促销的诱惑。

二是不要嫌麻烦。在购买时,需仔细了解或详尽阅读有关说明;对于没有合同的,或者预付消费卡卡面上约定过于简单的,要另行签订详细、明确的书面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预付式消费卡的功能、使用范围、有效期限、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细节,特别要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条款。对于约定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要坚决说“不”。不能图一时方便或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用口头合同代替书面合同。

三是要适度消费。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科学理性购买、充值预付式消费卡,每次充值金额也不宜过多;谨慎选择预付额度过高、服务周期过长的预付式消费,以免因使用时间过长,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逃逸等不确定情况,造成个人损失。

四是要保存证据。应妥善保管服务章程、协议和票据等消费凭证;同时,在每次使用以后,要及时核对消费余额,防止余额被侵吞或盗用。对可挂失的消费卡,在丢失时应及时同商家联系,办理挂失手续。

五是要及时维权。发现商家情况异常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或举报;一旦与经营者发生消费纠纷,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及时维权。

相关标签: 消费者消费维权需
延伸阅读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维权资格
  2. 租房纠纷可以找12315要钱吗
  3. 超市销售过期商品的法律责任及消费者维权
  4.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5.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买100送50是否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2.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3. 商场购买玉石陷入欺诈情况的处理方式
  4. 案情简介
  5. 房屋中介收费的法律要求
  6.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7. 霸王条款向哪里投诉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