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几倍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法律知识

价格欺诈几倍赔偿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09-15

 
104058
在购买食品的时候消费者可能会遇到以此充好的情况,大部分消费者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都会自己消化,其实可以去追究商家价格欺诈的责任,要求商家对自己进行赔偿。那么,价格欺诈几倍赔偿?手心律师网有更多知识,欢迎浏览。

价格欺诈赔偿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若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赔偿。本法另有规定的情况,依照其规定执行。

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国家计委于2002年1月1日颁布《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明确将以下13种价格行为认定为价格欺诈行为:

  1. 标价与实际不符: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与实际不符,并以此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2. 两种标价并用: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以高价结算。
  3. 欺骗性标价: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4. 无依据的价格表示: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法比较。
  5. 折扣幅度不符: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6. 处理品标示不全:销售处理商品时,未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7. 价外馈赠标示不实: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未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8. 价格附加条件不明示: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未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9. 虚假优惠宣传: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10. 价格承诺不履行: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作出价格承诺,但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11. 虚假比价诱骗: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进行交易。
  12. 欺诈性掺杂、掺假: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13. 虚假政府定价宣传: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价格欺诈的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一旦消费者受到价格欺诈的损害,他们有权要求经营者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最低不低于五百元。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消费者仍可要求五百元的赔偿。

延伸阅读
  1.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2.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3. 案情
  4.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5. 价格欺诈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法律保护
  2. 如何应对在节假日促销期间遭遇的网购欺诈
  3.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4. 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应向谁索赔
  5.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6. 学校强制消费的处理途径
  7. 强买强卖行为的法律后果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