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13
一、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
1.1 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
根据《规定》第三条规定,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通过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无论是否最终形成交易结果,都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1.2 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
根据《规定》第七条第(一)项规定,虚构原价是指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标示的原价是虚假的、捏造的,并不存在或者从未有过交易记录。虚假优惠折价是指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标示的打折前价格或者通过实际成交价及折扣幅度计算出的打折前价格高于原价。
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并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在前七日内没有交易记录,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对于连续促销活动,如果首次促销活动中的促销让利难以准确核算到单个商品或者服务的,应以首次促销活动中单个商品的结算价格作为计算下次价格促销活动时的原价。
1.3 未销售过的商品的促销活动
经营者对未销售过的商品开展促销活动时,不得使用“原价”、“原售价”、“成交价”等类似概念,误导消费者认为该商品在本经营场所已有成交记录。否则属于《规定》第七条第(一)项情形。
1.4 与其他经营者或销售业态进行价格比较的促销活动
经营者开展与其他经营者或销售业态进行价格比较的促销活动时,应准确标明被比较价格的含义,并能够证明标示的被比较价格真实有依据。否则属于《规定》第六条第(三)项情形。
1.5 价格承诺
价格承诺是指经营者以商业广告、产品说明、销售推介、实物样品或者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对商品价格作出的具体确定承诺。
1.6 馈赠物品或者服务的促销活动
如果经营者采取馈赠物品或者服务等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并在馈赠物品或者服务上标示价格(或者价值),则所标示的价格(或者价值)应当真实明确。否则属于《规定》第六条第(九)项情形。
1.7 返还有价赠券或者积分返利的促销活动
如果经营者采取返还有价赠券或者积分返利等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并附加了使用条件,但没有在赠券或者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明确标示,属于《规定》第六条第(九)项情形。
二、价格欺诈的含义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