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天津市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则名为《农村母亲为16岁女儿征婚》的求助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另外,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
在没有无效婚姻制度的前提下,一些人对婚姻法律效力缺乏认识,造成早婚,近亲结婚,包办买卖婚姻、换亲结婚不登记等违法婚姻大量存在,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这种情况仍然十分突出。婚姻无效制度的确立,使得司法机关在处理违法婚姻的时候有明确充足的法律依据,进而改变
事实婚姻是相对于合法登记的婚姻而言的,事实婚姻未经依法登记,本质上属于违法婚姻,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为了维持一定范围内的,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婚姻关系的稳定,国家对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双方之间的关系有条件的予以认可,这就产生了事
、婚姻基础薄弱,婚前相识时间短,了解不深,视婚姻如儿戏,在草率成婚,婚后也难以建立起真正的夫妻感情。此类婚姻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夫妻双方一般都经过他人介绍相识谈婚,完全因自由恋爱而结婚的凤毛麟角。因分居而导致离婚的案件约占案件数量的很大比例。主要有一方有
卢某的母亲和熊某的母亲系同胞姐妹,卢某和熊某属于表兄妹关系,俩人经双方父母的撮合而相爱,于1981年11月按农村风俗举行了婚礼并办了酒席,但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于1988年6月、1999年7月先后生育两个女儿。2006年开始,卢某怀疑熊某有外遇,为此经常争吵,甚至打架。
今年年初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与一个相识不到两个月的男孩子,按照农村的习俗举行了婚礼。结婚时男方拿了几万块钱作为彩礼,交给我,说以后建房子用。当时都没到法定年龄,所以就一直没办,婚后我们一直吵架,前两个月因为身体原因,我把怀孕5个月的孩子拿掉了,现在
结婚彩礼,也有的地方称为聘礼、纳彩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按照这种风俗,男方要娶他家女子为妻时,应当给女方家一定数额的财产,作为双方结婚的订婚礼物。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结婚给付彩礼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对于彩礼的返还,最高人民法院有明确的规定
两人一见钟情,不久杨某便辍学,两人开始同居生活,并于2009年底按农村风俗举行了婚礼。由于当时杨某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双方并未办理结婚登记。2010年5月,杨某产下一子覃小小,在为孩子办理户籍登记时,被告知需先办理准生证,然而要办理准生证必须先办理结婚证。201
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妇女,因结婚将户口迁移到对方户口所在地并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后因离异将户口回迁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的,其身份确认需要由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表决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应充分尊重成员主体地位,实行
在一些农村和偏远的山区,群众们仍然沿用旧的传统习惯来调整婚姻家庭关系。认为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变,儿女的婚事须由父母作主,结婚要由父母和亲友们操办,订婚并举行结婚仪式后,才认为是“合法”的夫妻。因此,对结婚登记不注视,群众普遍认为结婚只要举行了婚礼,
只要是以结婚为目的索要的彩礼,一般不予退还,除非有以下几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
超生即超出计划的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之一,原则上是只许生一胎,但有例外。如少数民族、独生子女结婚、在农村第一胎是女孩的等情况在符合法定情形之下可生第二胎,但必须先申领准生证生育。如果是农村人口,第一个孩子是女孩,要第一个孩子年满四周岁方可生育第
据调查,近亲结婚率,城市约为0.7%,农村1.2%,某些山区农村、海岛由于交通不发达,近亲婚配更高,因而遗传性疾病就较多。
在农村,离婚后,原承包地仍然属于当事人。如果妇女在承包期内结婚,且在新的居住地没有取得承包地,发包方不能收回她原来的承包地。我国法律规定,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夫妻享
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当结婚证或离婚证遗失或损毁时,当事人可以凭户口簿和身份证向原登记机关或常住户口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补领。登记机关将核实当事人的登记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