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侵权行为来说,加害人和受害人地位具有平等性、互换性和特定性。而在环境侵权中,加害人多为具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受害人多为缺乏规避与抵制能力的一般公众,地位处于不平等状态。因此,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理论、制度产生了,它仅适用于环境侵权领域。
公司是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的主体之一,公司侵犯了他人合法利益的,受侵权责任法的管辖,例如公司因环境侵权损害公众利益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为法定代表人地位的特殊性,往往造成其权利过大,可能会有利
自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产生以来,其在环境侵权中对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尤其是对受害人的事后救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环境责任保险的较强公益性特性。正因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才折射出传统民事救济制度在环境侵权受害人保护方面所没有的独特光芒。笔者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环境责任保险是随着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侵权行为的频繁发生以及公众环境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公众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中逐渐独立出来。
对环境污染侵权的责任方式,不仅规定了损害赔偿,也规定了侵害排除,且两者可以合并适用。但排除侵害对工农业发展有较大影响,难以兼顾产业发展与公众权益的保护,实际执行起来存在困难。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