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
中国《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并没有专门规定监护权转移的形式。结合法理及相关法律规定,监护权转移的形式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法或依习惯不需要另订协议或另行委托的监护权转移;一类是基于特别委托才能发生的监护权转移。这类情况主要是基于“公”的事项而导致的
监护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利益,监督他们的行为并管理他们的财产。法定监护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的一种监护方式。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享有第一顺位监护权。如果父母死亡或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监护人: 。没有一、二、三、四、五项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监护人的职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两种方式来设立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法定监护是指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人
《民法通则》第16条中关于这种法定监护人可担任人员的排列顺序,应当视为担任监护人的先后顺序。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1条的规定,即使夫妻双方离婚,也改变不了他们皆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的身份。因此,即使
目前是没有单方监护人的法律概念的。《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法定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
民法通则规定了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根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如果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亲属或朋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撤销变更小孩监护人的条件包括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等。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四款规定,在没有父母监护、特定亲属法定监护和亲友意定监护的情况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则》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学校并非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三)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同时,也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当来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致
兹证明______是_________的生身母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_________是未成年人_________的法定监护人。第三十条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则》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未成年人监护人证明应该到该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开。需要带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其复印件。对指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