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06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学校并非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在此之前,《民法通则》规定的有效期为2020年12月31日,而该条例已被《民法典》所取代,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将失效。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学校不在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范围内。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仅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以及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
学校与学生之间仅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在未成年人侵权或被侵权的案件中,学校只承担过错责任,根据过错程度的大小承担民事责任。要分析学校是否存在过错,应从学校的职责出发。如果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确实存在过错,学校将对学生承担相应的责任。
监护人有责任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并排除各方面对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侵害。监护人还应负责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监护人在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为的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处分财产的民事行为,追索不当得利人,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在处置未成年人财产时,监护人必须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否则不得进行处理。
监护人代理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是履行监护职责的重要内容。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除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外,其他民事行为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同意。此外,未成年人参加诉讼活动时,也应由监护人代理。在家庭保护中,代理是必不可少的,除非监护人具备法定情事,否则不能终止代理。
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也有责任代理未成年人行使损害赔偿的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