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公益诉讼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法律知识

环境侵权公益诉讼规定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1-11

 
99578
环境保护已然成为当下的焦点问题,公民和国家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我国关于环境侵权公益诉讼数量也在不断加大,简单来说,就是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针对有关民事主体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如果您还有其它的法律问题,我们网站也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欢迎在线咨询。

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及目的

一、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社会成员。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成员可以是直接受害人,也可以是与环境问题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

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既包括一般的民事主体,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又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当一般的民事主体的行为对环境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而环境行政控制无力或不能干预时,他们可以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构成对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不当行政行为,也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

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通过诉讼程序,保护环境资源,促进环境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

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明显的预防性质,并具备补救功能。环境公益的侵害不需要实际发生,只要根据相关情况合理判断其可能性即可提起诉讼。此外,对于已发生的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环境公益诉讼通过民事赔偿和国家赔偿来补救被损害的环境公共利益。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面临的障碍

一、起诉条件限制

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而排除了其他人或组织为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提起诉讼的可能性。同样,《行政诉讼法》规定,只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才有权提起诉讼。这种限制排除了为公共利益提起诉讼的可能性。

二、举证责任倒置问题

在环境民事诉讼中,污染者和侵害公益的违法者通常具有信息、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而原告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收集证据。因此,现行环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需要进一步明确。

三、诉讼费用问题

国务院发布的《诉讼费交纳办法》未明确将公益性诉讼案件纳入范围,这对于大额索赔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起诉以及律师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积极性都不利。

以上是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和我国面临的障碍。近年来,我国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我们网站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1. 我国通过哪些法律来保障各种资源不被破坏和浪费
  2. 环境公益诉讼的意义是如何的
  3. 环境公益诉讼的意义
  4.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什么意思
  5.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如何判断是哪一方
  2.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3.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4. 高度危险作业及责任概念解读
  5.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6. 高空抛物砸坏阳台玻璃:物业的法律责任分析
  7.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及补偿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