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中,行政复议结果不满意应该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拆迁诉讼法律知识

征地拆迁中,行政复议结果不满意应该怎么办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5-14

 
9795
征地拆迁中,可能会遭遇很多拆迁纠纷,比如拆迁款不合理问题,对政府征收决定觉得不合理的,这时候有行政复议这个解决途径。那么如果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满意应该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欢迎阅读了解。

征地拆迁中,行政复议结果不满意应该怎么办

一、行政诉讼的途径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满意的当事人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规定的救济途径只有这一项。

二、上诉权利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三、行政诉讼地点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应当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主体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视为被告。

在经过复议后,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情况下,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共同被视为被告;而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情况下,复议机关被视为被告。

如果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视为被告;如果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被视为被告。如果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视为共同被告。

委托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被视为被告。如果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职权变更,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被视为被告。

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或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1)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决定将被维持。

(2) 如果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3)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决定撤销、变更或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如果决定撤销或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a. 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b. 适用依据错误;

c. 违反法定程序;

d. 超越或滥用职权;

e. 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延伸阅读
  1. 征地拆迁中针对同一事项真的只能提起一次行政复议吗
  2. 拆迁征地纠纷是否有诉讼时效
  3. 征地拆迁风险规避措施有哪些
  4. 了解申请强制征地程序的基本流程
  5. 征地拆迁行政诉讼管辖如何确定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村干部强拆家里树木怎么办
  2. 农村危房长期没人住要被强拆,有补贴吗
  3. 养殖场强拆程序是怎样的
  4. 征地拆迁中,如何有效阻止地方政府进行违法征地拆迁
  5. 几年前买的房子被当做大棚房要被强拆,怎么办
  6. 果园地上修建的看护房是大棚房吗?会被强拆吗
  7. 造成拆迁评估所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