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1-30
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征地拆迁问题提出行政复议后,如果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将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以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决定仍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将根据本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满意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就不能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就不能再申请行政复议。
1、征地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的土地征收,而拆迁多指商业性拆迁,是出于商业目的或非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拆迁。在补偿原则上,征地应当合理适当,而拆迁应当充分合理。
2、征地是对土地的征收,而拆迁是对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的拆迁。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象不同。
征收土地涉及到地上的房屋和建筑物,但国家并不需要这些房屋和建筑物,因此称之为“拆迁”而不是征收。
征地和拆迁依据的法律规定也不同。征地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各省土地管理条例,而拆迁主要依据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随着征收条例的出台,不规范的用语“拆迁”应逐渐淡出,以后无论是征地还是征房,都应称之为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