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中下发的告知书、通知书是否可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违法征地法律知识

征地拆迁中下发的告知书、通知书是否可诉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6

 
393985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根据该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尽管行政事实行为不具有行政法律上的约束力,但仍可能对公民、法人或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例如,如果通知书在调查核实被征地人的财产时存在缺漏或资产评估标准偏低等问题,就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于不服告知书和通知书的内容,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民告官,能赢吗

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是建立在“民告官”的基础上的,行政机关只能作为被告,不能作为原告。因此,作为被拆迁人,只有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民告官。

长期以来,在拆迁过程中,作为被征收人的普通老百姓相对于房屋征收部门来说处于弱势地位。法律规定更多地倾向于保护弱势一方,即“民告官”中的“民”。然而,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政府遭遇被征收人拒不履行协议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在征地拆迁纠纷中,只要政府存在违法行为,被拆迁人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一些可能引发行政诉讼的情况:

  1. 当地政府征地没有省级政府或国务院的批准文件,这就根本违反了法律。
  2. 在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征地的情况下,政府的补偿标准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3. 征地补偿是否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失地失房农民手中,是否按照先补偿、后拆迁的原则进行征地活动。
延伸阅读
  1.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审计方法
  2. 一、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3. 土地征收行为未实施,征地批文失效
  4. 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新标准
  5. 征地补偿安置程序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修建机场拆迁房屋的补偿方式
  2. 房屋被强制拆除后的救济途径
  3. 棚户区的定义与特点
  4. 各地征地投诉办法
  5. 违法征地怎么解决
  6. 拆迁纠纷怎么解决
  7. 征地拆迁听证有哪两种重要的形式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