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30
通过查看留存的《征地告知书》现场发布会的影像资料及电话调查被拆迁农户等方式,确定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是否履行了征地情况告知的程序。
审查《征地调查结果确认表》是否按要求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进行确认,该确认表是否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征地农户及地上附着物所有人盖章和签字并函告同级劳动保障、国土资源部门。
重点关注听证会是否在征地项目实施前召开,通过查看《听证纪要》,检查听证会是否将征地事由、范围、面积及征地补偿的政策、补偿项目、安置补偿的标准、安置房的申购等相关政策向被征地农户详细报告与解释,被征地农户提出的合理要求是否得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保障部门的及时答复和妥善解决。
征地拆迁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置政策的有效落实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国有资源的安全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为了确保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合法合规性,以下是审计方法的具体步骤:
为减少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该在审计前对征地拆迁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具体包括:
1.了解征地拆迁的整个工作流程,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项目的征地拆迁范围和手续。
2.了解征地拆迁工作程序的合法合规性,包括是否获得了征用土地的批复和拆迁许可证,是否公开公告了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
3.了解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包括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经过地方政府批准。
4.了解征地拆迁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签字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5.了解征地拆迁资金的核算审批流程,征地拆迁工作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
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应制定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重点,以及具体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在现场审计中,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通过勘测丈量资料与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登记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勘测丈量资料与证件、测绘认定、评估认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寻找是否存在虚报征地面积,骗取征地补偿费的线索。审核拆迁台帐,核对其登记的房屋用途、补偿面积是否与证件登记用途或相关证明一致。深入拆迁现场,走访群众,获取第一手资料来考证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审核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是否经过地方政府批准,是否存在擅自确定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情况。同时,要检查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执行是否公开、透明,是否进行了张榜公告,接受群众监督。
审核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支付情况,包括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下拨,资金在拨付过程中是否存在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的情况。同时,要审核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支付方式和对象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进行了张榜公告,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