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风险规避措施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拆迁程序法律知识

征地拆迁风险规避措施有哪些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1-24

 
9903
城市要发展必须要进行征地拆迁,而近年来的征地拆迁案件层出不穷,当事人也在拆迁的过程中承担着比较大的风险,比如有人身伤害或是死亡等等问题发生,要能好好规避,那么,征地拆迁风险规避措施有哪些?看看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的资料。

征地拆迁风险规避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打好机制“补丁”

征地拆迁风险防控的基础是建立规章制度。针对征地拆迁现行政策法规明显滞后的现状,近年来,区征地办协助制定了规范征地补偿安置、加强征地拆迁管理等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办法,从制度上规范征地程序要求和操作行为。

2、强化监督检查抓好落实“补丁”

抽查监督仅是该办做好征地拆迁监督检查的多种方式之一。征地拆迁风险防控的关键是监督落实。为确保征地拆迁各项制度要求落实到位,该办配套制定了《征地拆迁内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成立独立的内部监督实施机构,采用内审监督、抽查监督、现场监督、举报监督和教育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对征地程序执行和政策落实进行全面监督,防控风险、遏制贪腐行为。

该办还创新监督举措,邀请各行业的特邀监察员,深入征地拆迁工作现场,对征地人员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及工作作风表现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特邀监察员每季度会定期反馈明察暗访情况,检查结果将与征地人员绩效考核挂钩。针对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该办将严肃问责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惩罚并及时谈话教育或通报批评,从而有效督促征地人员自觉遵纪守法、规范行为。

3、注重教育管理缝好队伍“补丁”

政府必须有效地规划和规避征地拆迁风险,确保百姓的安康和征地拆迁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在实施征地拆迁工作前,必须规划好工作方案和流程,尤其是安全措施更加不能忽视。如果出现任何与征地拆迁相关的事故,政府必须承担全责。为了大家的安全,征地拆迁的风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征地拆迁存在的法律风险

1、征地拆迁工作实施主体不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程序应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告并组织实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在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2、征用土地公告不规范

征用土地公告是征用土地的必经程序,分为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用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征用土地公告应包括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以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等信息。

延伸阅读
  1. 顾客在商场受伤,该怎样处理
  2. 派出所电话传唤是否构成口头传唤
  3. 刑事国家赔偿范围
  4. 正常工伤律师怎么收费
  5.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房屋拆迁纠纷诉求信怎么写
  2. 拆迁的正常流程有哪些
  3. 征地拆迁纠纷怎么办
  4. 征地维权的那些谣言,你听过吗
  5. 解决农村拆迁纠纷:如何处理村民不同意的情况?
  6. 清镇拆迁纠纷需要多少钱?
  7. 离高铁30米在不在拆迁范围内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