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条款的完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论《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条款的完善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1-30

 
96150

对《环境保护法》中的制度条款进行分析与修改建议

一、体现“大环境”观念,扩大环保制度适用范围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先后制定和修改了20多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这导致了《环境保护法》中相关制度的规定与现行单项环境法律、法规相冲突,失去了指导和协调各单行法的功能。

此外,《环境保护法》中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主要以强制管理和制裁为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要求。同时,环境保护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防止污染,而是更加注重风险预防、代际公平、公众参与、全过程控制等新思想、新原则的应用。

因此,我们认为《环境保护法》中的制度条款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体现“大环境”观念,扩大环保制度的适用范围,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需要。

二、重新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最为有效的两项制度。然而,《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已经显得滞后,无法与新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相适应。

新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扩大了评价的范围,包括对规划的评价,因此需要对《环境保护法》中的环评范围、主体和程序进行重新规定。同样,三同时制度也应该扩大适用范围,包括自然开发项目。

此外,对于其他仍然可行的制度,我们应该保留并扩大其适用范围。例如,将重大污染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制度扩大为重大污染与资源破坏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制度。

三、将许可制度作为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在1989年《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中,排污许可制度并未被采纳,仅规定了排污申报制度。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环境管理中广泛实施了许可制度,如排污许可证、海洋倾废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等。

因此,我们建议在此次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将申报与审批许可相结合,将其作为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并不局限于排污的申报与许可,而是扩大为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申报与许可制度,为其他单行法规定提供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指导思想的变化,我们认为《环境保护法》中的制度条款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体现“大环境”观念,关注环境公平,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要求。我们建议重新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并将许可制度作为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延伸阅读
  1. 光污染的法律规定
  2. 《环境保护法》与侵权责任
  3. 环境基本法立法目的探究
  4. 非法排污水怎么处理
  5.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什么意思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禁止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
  2.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
  3. 制订涂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
  4. 处置建筑垃圾单位遗撒建筑垃圾如何处罚
  5.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6. 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加强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
  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