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3-07
企业破产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法律,旨在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于2006年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据《破产法》第二条的规定,破产法适用于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型的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此外,根据《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合伙企业等非企业法人组织的破产也适用本法的规定。
破产原因是提起破产程序的前提,是判断破产申请能否成立、能否受理以及能否作出破产宣告、重整、和解等裁定的法律依据。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破产原因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这一情况指的是企业法人债务的清偿期限已经届至,债权人要求清偿,但企业法人无力清偿。而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则表示企业法人的资产总额小于债务总额,即资不抵债。需要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来确定企业法人的债务清偿能力。只有在用尽所有手段仍不能清偿债务时,才真正构成清偿能力的缺乏。
这一情况也是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主要依据的,但同时辅之以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即使企业法人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可能还略大于负债,但如果实际上已经丧失清偿能力,即使资不抵债,也可以启动破产程序清理债务。此外,如果债务人在债务到期后,经债权人催告并在相当的时期内停止向债权人清偿,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处于连续状态的,可以推定该债务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债权人有理由提出破产申请。
重整是在企业无力清偿债务但又有复苏希望的情况下,经债务人或债权人申请,法院依法定条件许可,允许企业继续经营,实现债务调整和企业重组的一项法律制度。重整原因是启动重整程序的事由,也是法院裁定债务人进行重整的法定依据。根据《破产法》的规定,重整原因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这一情况要求企业法人必须具备破产原因才能进行重整。
即使尚不具备破产原因,但存在丧失清偿能力可能,有可能导致破产的情况。当企业法人出现财务困难,有可能破产时,及时提出重整申请,有助于提高重整的成功率,更好地发挥重整程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