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破产审判的司法监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法律知识

论破产审判的司法监督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2-23

 
94290
破产程序具有其自身特点,它是在法院主导下进行的债权债务清偿程序,该程序具有不可逆转性特点。围绕着能否对破产审判进行司法监督,实务界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在现行体制下,有必要对破产审判进行司法监督。

一、法院监督的范围

1.1 破产案件裁定的监督

现行破产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对于不予受理破产案件裁定和驳回破产申请裁定,申请人可以上诉,其他破产案件所适用的裁定是一审终裁。这些规定符合破产程序的特点,也有助于节约成本、提高债权清偿率。然而,由于一些法院对企业破产案件审理经验不足,地方保护主义对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干扰以及个别审判人员滥用审判权的现象尚未消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颁布了《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2002司法解释)。根据这个司法解释,当事人可以就破产宣告裁定和在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两次未获通过的情况下法院作出的确认财产分配方案的裁定向上级法院提出申诉,上级法院必须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这些规定加强了上级法院对破产案件的审判监督,对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非常重要。

1.2 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

根据2002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最高人民法院发现各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在破产程序中作出的裁定有错误,应当通知其纠正;如果不予纠正,可以裁定指令下级人民法院重新作出裁定。这一规定实际上赋予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理的破产案件的全部程序的普通监督权力和职责。在司法实践中,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破产案件的监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上级法院监督程序的启动

2.1 监督方式的分类

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理的破产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分为上诉监督和申诉监督。申诉监督又分为具体规范的监督和一般性规范的监督。具体规范的监督只针对破产宣告裁定和在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两次未获通过的情况下法院作出的确认财产分配方案的裁定,而一般性规范的监督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即2002司法解释第104条规定的情形。

2.2 启动上级法院监督程序的原因

在上诉监督和申诉监督中,具体监督的启动原因主要是基于破产程序中申请人或异议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服原审裁定而提起上诉和申诉,这将必然启动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裁定的审判程序。启动监督程序的时间是法定的,即上诉人或申诉人必须在收到裁定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或申诉,否则将无法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一旦上级法院启动了该程序,必须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审理的方式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规定。对于申诉监督中的一般性规范的监督,其程序启动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上级法院发现下级法院在审理破产案件程序中所作出的裁定“确有错误”的情况下,才启动监督程序。发现错误的途径可以是当事人的反映或申诉,也可以是依职权主动发现。这种监督形式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即在破产程序终结前的任何阶段只要发现确有错误的裁定情况,都可以进行监督。对于破产终结后发现裁定有错误的情况,笔者认为法院不应主动实施审判监督纠错,因为对具体程序性的裁定异议已失去意义,而且破产财产已分配完毕,无法回转,实质上已无法纠错。在进行监督时,要注意监督次序,对确有错误的裁定,应当先通知作出裁定的法院自己纠正,在该法院拒不纠正时,上级法院才依职权撤销裁定。
延伸阅读
  1.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文书样式
  2. 如何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3. 审判监督程序如何提起
  4.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5.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破产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我国刑事公诉权的监督问题及其原因
  2. 破产财产清算程序的法律要求
  3.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区别
  4. 离婚判决后的房产归属问题
  5. 经营期限到期公司自然解散的法律规定
  6. 破产与破产保护:概念与区别
  7. 民事判决重要证据不足重审时间是多少?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