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冤错案件的报告。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司法机关在解决冤错案件方面展现了勇气,强调预防冤错案需要从根源和制度上解决。法律专家提出应树立科学的司法理念,加强法律监督,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庭审实质化,以防范冤错案的
刑事庭审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刑事庭审笔录作为审判活动的见证、具有证据作用、上级法院的监督工具和上诉再审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当前刑事庭审笔录签名确认制度存在缺陷,建议引入辩护人签名确认制度、规定庭审笔录确认时间和地点、设立庭审笔录审
我国两审终审制度的目的和实践问题。该制度通过给予审判者审判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通过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机制确保判决的正确性。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立法不足和司法执法不当等原因,该制度未能充分实现其意义。特别是随着案件数量的增多,地方保护主义
派出所案子的再审程序及限制。再审适用于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当存在冤假错案时,当事人可向上级法院或检察院申请启动司法审判监督程序。再审与二审终审制度不同,主要是一种审判监督机制。但在再审中,法院或检察院需要考虑法律追溯力和政策时效性,确保审判结果的合
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包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普通程序适用于应在六个月内审结的案件。第二审程序是上诉程序,在法定上诉期间内当事人不服地方判决可提起上诉。上诉状应通过原审法院提出。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审理后根
法院轻判后检察院抗诉是否会重判的问题。检察院抗诉并不一定会加重刑罚,需涉及民事权益纠纷的案件,且具备法定事由和得到有权机关批准后才能提出抗诉。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检察院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同时,
法院通知立案的程序和职责。立案程序要求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必须在七日内立案,并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法院需在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需提交答辩状。法院作为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并接受监督指导,其职责包括审理案件、执行判决、监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下级检察院能否将案件移送上级检察院立案侦查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若案情重大且复杂,上级检察院可要求下级检察院移送案件。同时,人民检察院通过抗诉方式进行法律监督,包括参与行政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并提出纠正意见。抗诉应遵循同级抗诉和必须受理原则。
刑事诉讼程序的概述,包括公诉案件的审查、开庭审判前的准备、法庭审判过程、可能出现的延期审理等情况以及第一审程序的期限和法律监督等内容。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以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为宗旨,涉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等各方参与,确保公正、公平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在发现刑事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均有错误时,应一并改判。在第二审中,若附带民事部分生效但民事部分有错,应按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若刑事部分有错,应指令再审并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一并审理。对于第二审自诉案件,可调解或自行和解,必要
军事法庭审理军人贪污案件的程序和规定。军事法庭依法审理,遵循《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在最高法的监督指导下行使审判权。其审判原则和制度保障公民法律平等,实行公开审判、辩护等制度。审理程序包括核查身份、开庭、宣布合议庭组成、询问是否回避等步骤,最后当庭
北京上海等八省市开展的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包括八个省市,试点期限为一年。通知辩护范围扩大,包括一审、二审及按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追责制度和信息公开被明确规定,保障律师阅卷权和经费。以浙江省为例,其早将基层法院审理的可能判处有期
不交纳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案件类型。其中,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等案件不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根据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除有新的证据或未上诉后再审的情形外,也不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此外,符合司法救助情形的当事人,如残疾人、追索抚恤金等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申请再审的流程、国家赔偿的定义和责任主体、申诉程序至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规定、赔偿委员会重新审查和决定赔偿的流程、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及立案程序和审查立案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在领取国家赔偿款后,如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