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中清偿能力的认定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05
破产企业和债务人的清偿能力由法院进行认定,那么有哪些具体情形是法院认定的缺乏足够的清偿能力呢?下面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破产法中对清偿能力的认定情形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是破产法中对清偿能力的认定情形:
根据第三条规定,如果债务人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其全部资产不足以偿付全部负债,或者有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证据显示其全部资产不足以偿付全部负债,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但是,如果存在相反证据足以证明债务人资产能够偿付全部负债的情况,除外。
根据第四条规定,即使债务人的账面资产大于负债,但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 因资金严重不足或者财产不能变现等原因,无法清偿债务;
- 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无其他人员负责管理财产,无法清偿债务;
- 经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
- 长期亏损且经营扭亏困难,无法清偿债务;
- 导致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