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中工资和有抵押债权的哪个优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1
如果公司经营不善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的。即使公司申请破产,对于公司的债务,所欠下的职工工资,仍然是有偿还的义务的。有时候公司的债务不能偿还全部,那么,破产中工资和有抵押债权的哪个优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答疑解惑。
破产中工资和有抵押债权的哪个优先
担保债权与职工债权的清偿顺序问题
在新破产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担保债权与职工债权的清偿顺序问题成为影响新破产法及时出台的关键问题。破产法中的优先受偿顺序是法律对不同权利之间的一种重要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紧密相关,也有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统的演进而发生变化。职工债权和担保债权都属于破产法中的优先债权。职工劳动债权是指因破产宣告前的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债权,包括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以及因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支付职工的补偿金。担保债权的特性赋予有担保的债权人在清偿中可以对担保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他们有权就其担保财产变现所得优先受偿。由于破产企业的债务远大于资产,企业的债权很难得到全额清偿,因此,破产法中的优先受偿顺序问题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
新破产法草案中的清偿顺序规定
根据目前的破产法草案,职工工资、基本社会保险费用和补偿金优先于有担保权的破产债权受偿。这种规定是在考虑了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的,体现了破产法对职工权益的重视和保护。然而,这种规定对于债权人特别是担保债权人而言有较大的影响。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担保债权应优先于职工债权
法理支持
从破产法的法理来看,各国破产法都将职工债权的受偿顺序排在担保债权之后。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应该走各国破产法共同的道路,因为市场经济的规律是相同的。职工债权和劳动债权的问题不应该由破产法来解决,破产法应该超越社会保障职能的范畴,职工和社会救济保障可以通过其他立法和政策来解决。为了配套新破产法的出台,政府可以建立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基金、减持国有股筹措资金,或出售一部分国有资产来解决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历史欠债和欠缴社会保险费用问题。
保护债权人利益
破产法本质上是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为价值定位的法律。各国都将破产法作为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石和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制度安排。在市场经济中,不同的法律侧重于保护不同利益主体,破产法就是一部倾向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在一个市场诚信度不高、出现许多欺诈行为的商业环境中,破产法更应该倾向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特别是担保债权人的利益。这是需要在立法上进行完善的地方。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保障担保权的优先受偿权有利于从长远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对担保权益的保护有利于确保金融体制的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在市场经济中,银行是最大的担保债权人,如果银行的担保债权得不到保护,易于引发金融风险。其次,对担保权益的保护有利于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如果银行的担保权益得不到保护,银行就会提高贷款利率或者限制贷款,这就提高了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对担保权益的保护有利于给债权人提供一个稳定的交易预期。破产法旨在解决市场经济主体特别是债权人进入市场后的担忧,要给债权人一个稳定可靠的未来预期,一旦出现问题,债权人至少可以通过公平的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国企破产特殊问题的解决
新破产法草案的附则已经对国企破产特殊问题作了规定,国企破产带来的职工安置问题应在这个框架中加以解决。此外,新破产法的出台本身不会增加或减少国企破产的数量,需要认识到国企破产问题不是破产法带来的,而是一个现实的状态。许多资不抵债、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不是一个破产的问题,而是一个关闭的问题。无论是否有破产法,这些国企都应该关闭,这是一个事实,新破产法不会增加国企破产的数量。
妥协方案
当然,如果在新的破产法草案中不能完全按照破产法的法理来设计清偿顺序,也可以考虑妥协的方案。例如,可以将职工债权的优先受偿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从担保债权中划出一定比例来清偿职工债权。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在破产清算程序中,担保债权应优先于职工债权。这样的安排符合破产法的法理,保护债权人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在具体的立法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制定出更加合理和可行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