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3-12-18

 
90143

民事法律关系

1. 民事法律关系的定义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需要注意区分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

2.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如自然人、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和其他组织。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

3.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各种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具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或知识产品、人格利益,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还包括权利本身。

行政法律关系

1. 行政法律关系的定义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其中主体之间存在不平等的关系,法律程序要求相对严格。

2. 行政行为对法律关系的影响

行政行为对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复杂和多样的影响。根据行政行为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作用程度,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决定民事法律关系、促成民事法律关系和确认民事法律关系三类。分析行政行为对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的作用形态,对于正确运用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以及妥善处理行政与民事交织的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3. 相关知识: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即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并受到民事法律规范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 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2.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

3.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4. 民事法律关系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

5. 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而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

延伸阅读
  1. 刑事拘留与逮捕的区别
  2. 直接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是什么
  3.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怎么分类
  4. 股权转让是否有法定期限?
  5. 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离婚抢孩子被打了怎么办
  2. 民诉法100条的情况紧急是何情形
  3. 贷款逾期多久要负刑事责任
  4. 手筋断了可以定伤残吗
  5. 去法院撤诉需要钱吗
  6. 交警执法需要几个人
  7. 还款期不明如何算时效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