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的条件和禁止加班情况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9-26
很多用人单位觉得员工给公司加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最好员工能够为公司无偿加班,其实告诉大家这种看法并不合理,加班不是员工必要的义务,那么,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的条件和禁止加班情况是什么?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手心律师网内容。
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的条件和禁止加班情况
条件
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 生产经营需要。
- 在程序上必须与工会和劳动者进行协商,包括与工会的协商和与安排加班的员工的协商。如果企业未经协商,强迫员工加班,员工有权拒绝。
- 加班时间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最多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如果用人单位的加班安排不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员工有权拒绝加班。
禁止加班情况
对于“三期”女员工,公司安排加班需特别注意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
-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如果公司违反上述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责令限期改正,并根据受侵害女职工的人数处以罚款,每人罚款标准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即使与女职工协商一致,安排加班也属于违法行为。
不得拒绝加班的情形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解释,以下四种情形下,职工不得拒绝延长工作时间:
- 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例如,在非典时期,需要生产大量口罩的工厂的职工应当听从指挥,有必要牺牲个人时间加班加点生产口罩,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
- 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情况。
- 生产设备、交通运输路线、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情况。
- 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内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情况。
在上述几种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组织职工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法律规定的条件限制,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