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定代理人的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民诉法定代理人的范围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09

 
90039

民诉法定代理人的范围

一、诉讼代理人的范围限制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限定在以下人员:(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二、对诉讼代理人范围的修改原因

与原民事诉讼法相比,本次修改删除了原规定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将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仅限定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这一修改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律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设定了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的特殊制度安排。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律师数量的增加,这种制度安排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近些年的司法实践来看,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代理案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些未经法律培训、未通过司法考试的公民以营利为目的从事诉讼代理活动,甚至假冒律师违法代理,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二是较多的公民代理人缺乏法律专业知识,代理经验和技能不足,调查和收集证据能力有限,难以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一些法院退休但没有律师资格的法官的亲朋好友从事公民代理活动,利用关系影响和干扰案件的依法办理,影响司法公正。尤其是一些公民个人长期以诉讼代理人的名义包揽诉讼,甚至滥用诉讼的情况最为普遍。

四、规范诉讼代理活动的目的

为了满足诉讼代理需求,规范诉讼代理活动,本次修改明确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和所在社区推荐的公民的诉讼代理人地位,允许他们向当事人提供民事诉讼代理服务。这一修改旨在规范诉讼代理活动,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公安是否能够认定伪造证据
  2. 刑事诉讼代理人与公诉人的区别
  3. 劳动仲裁的代理人委托问题
  4. 刑诉法在什么情况下提供法律援助
  5. 被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效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刑法中的伪证罪
  2. 合议庭宣判的时间
  3.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公开吗
  4.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5.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6. 律师为委托人辩护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7. 删除自己的东西算毁灭证据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