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仲裁裁决不服应如何处理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02
在我国仲裁案件适用的是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那么对仲裁裁决不服,该怎么办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对仲裁裁决不服应如何处理
一、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根据该法条,以下六种情况可以申请不予执行:
-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 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 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根据《仲裁法》第58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根据该法条,以下六种情况可以申请撤销:
- 没有仲裁协议的;
-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只能针对程序错误进行救济,而申请不予执行可以针对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的错误进行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