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9-02
一般地域管辖是根据劳动争议发生的行政区域确定案件的管辖范围,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由某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例如,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那么由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专属管辖是指法律法规规定某类劳动争议只能由特定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例如,在中国境内履行于国(境)外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只能由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管辖。又例如,一些地方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由设区的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的分工和权限。一般分为:区(县)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区内普通劳动争议;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外商投资企业或本市重大劳动争议。
移送管辖是指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超出其管辖权或不便于管辖,需要将案件移送给有权或便于审理此案的劳动委员会。根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如果区(县)级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可以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报送上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
指定管辖是指当两个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的管辖发生争议时,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由上级部门指定管辖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因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那么相关法院可以行使管辖权。